【新移民二代的成長之路】
一群土生土長的台灣人,卻因為擁有一半的東南亞血統,曾被冠以多樣的稱呼,從最初的「外配子女」、「新台灣之子」等帶有歧視性的名稱,到 2016 年「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」開始後,他們正式被官方和社會大眾稱為「新住民子女」或「新二代」。這些名稱的轉變,只有親身經歷其中的新二代才能深刻感受到。
劉千萍是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協會的理事長,她在鹿港傳統大家庭中長大,見證了家人和母親之間的互動、衝突與矛盾,也目睹了許多新移民所面臨的挑戰和困境。許多人認為新二代的學業表現普遍不佳,因此千萍成了眾人眼中成績優異的新二代少數派;然而,這樣的社會氛圍也對大多數新二代的自我認同造成了影響,使他們失去了認識母親家鄉的機會,並使千萍與母親之間的親子互動關係疏遠。
然而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後,原本不被鼓勵的「媽媽的語言」開始受到重視,東南亞語言和文化突然成為一種資產。社會開始期待新二代擁有跨文化和多語言的優勢,這使得許多新二代陷入另一種自我認同的混淆之中。這個轉變成為千萍和母親拉近關係的契機,因緣際會下,千萍開始學習越南語,深入探索母親的文化背景,了解母親當年隻身嫁來台灣所面臨的種種困難,如語言不通、文化差異及價值觀的不同,這些挑戰讓在台灣生活的母親感到無助與委屈。千萍的同理心和用心讓母女之間的情感更為緊密。
現在的千萍可以自豪地說:「我是台灣人,同時也是越南孩子。」她能說流利的台語,也能流暢地說越南話;她喜愛鹿港美食,也熱愛越南小吃,這兩者並不矛盾,都是千萍多元身份的一部分!
如今,千萍與更多跨文化婚姻家庭的朋友交流,通過聚會了解其他新住民二代家庭的多樣性,不斷重塑自我認同。同時,她與夥伴們致力於打破因社會階級或經濟地位而形成的移民形象,成立了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協會,希望包容和涵蓋所有新移民和新二代,共同意識到生活中的不公不便,並積極參與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行動。
想了解更多關於新二代的精彩故事嗎?快來收聽 #青春怎麼辦 吧!
🔗萬用連結: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ecpattaiwan/platforms (各大平台皆可收聽🎧)